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古晋总领事馆经贸之窗

Economic and Trade Service of the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People's Republic of China in Kuching

首页>领区概况

来源: 类型:

领区概况

一、名称

沙捞越州

二、地理

地处东经109.3度至115.4度,北纬0.5度至5度。位于婆罗洲西北部,北临南中国海,南与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接壤,东与汶莱及沙巴州交界。气候终年炎热多雨。一年分为雨旱两季,受东北季风影响,从11月至4月为雨季,受西南季风影响,5月至10月为旱季,日最高气温为摄氏34度,最低气温为22度,平均27至28度。

三、面积

12.4495万平方公里,占全国总面积的37.47%,几乎与西马面积相等(西马面积为13.1597万平方公里)。

四、人口

240万(统计局2013年统计)

五、民族

沙捞越州有27个民族,主要为伊班族(又称海达雅),人口71万,占州总人口的30.3%;其次为马来族,人口57.7万,占州总人口的24.5%;华族位居第三,人口56.8万,占24.1%;比达友族(又称陆达雅)和马兰诺族各有的20万和12万,分别占州总人口的8.3%和5.2%。

六、宗教

各民族有不同宗教信仰。马来族多信仰伊斯兰教,伊班族、比达友族等其他土著民族多数信仰基督教,华族大都信仰佛教或基督教。

七、语言

沙捞越州官方语言为马来语。英语和华语普遍使用。华人中闽南和客家方言也较广泛使用。

八、州行政区划

共11个省。州首府为古晋(Kuching),又称猫城,古晋市又分为南市和北市。南市以华人为主,北市以马来人等当地土著人为主。

九、历史

历史上沙捞越原属汶莱统治,后汶莱统治者把一些地方交给协助其平叛的英国人詹姆士·布鲁克管理。1842年,布鲁克在古晋建立了“拉者王朝”。开始时,沙捞越的领土只有第工省即古晋省的土地,后第二代拉者查尔斯·布鲁克不断进行领土扩张,控制了现今沙捞越的版图。1941年12月古晋被日本侵占,并将古晋改名为“久镇”。1945年9月11日,日本侵略军被赶出沙捞越。1946年7月1日,“拉者”王朝的统治者把沙捞越让渡给英国,使之成为英国殖民地。1963年8月31日,沙捞越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,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、沙巴共同组建马来西亚联邦。

十、政治

(一)州元首:最高统治者为州元首,由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任命。现任州元首是塔伊布·马哈茂德(2014年2月被任命为州元首)。

(二)州首席部长:由当选州立法议员中产生,在州立法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党魁出任。现任首席部长是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·哈里。

(三)州立法议会:州立法议会是马来西亚各州议会中议员数最多的一个,共有71名立法议员,每5年举行一次选举。

(四)政党:州政府目前是由沙捞越政党联盟执政。

十一、经济

沙捞越州天然资源丰富,民族多元,发展潜力大。2014年州GDP增长5%,较2013年提高0.3个百分点,全州经济总量中,农业、矿产开采业、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占到了15.1%,17.1%,27.4%和37.2%。2015年预计沙洲将实现4%的增长率,其中农业、制造业、建筑业、矿产开发业、服务业预计将分别增长2%、4.2%、5%、2.6%、5%。

农业方面,全州耕地面积37075.9平方公里,主要农作物包括油棕、橡胶、椰树、胡椒、大米等。沙捞越是马来西亚主要的棕油及相关油棕产品生产地之一,有全国最大的橡胶种植面积,也是全国最大的胡椒出口地。

工业方面,该州油气储量丰富,水电储量20000MW,煤炭储量10亿吨,森林覆盖面积1250万公顷。依托于丰富的自然资源,基础金属业、电子和电器业、石油产品等资源密集型工业、重工业发展开始起步。2008年,为配合联邦政府第九大马计划和经济转型计划,州政府启动了沙捞越再生能源走廊计划(SCORE),旨在利用该州能源资源丰富、水电价格优势和优越的投资条件,充分发展资源型工业,并带来溢出效应,带动周边乃至整个沙捞越地区经济。

吸引投资方面,自2008年始,该州就始终处于马来西亚各州吸引外国与本地投资金额的前4名。2014年沙捞越州共吸引投资96亿林吉特,居全国第二,其中吸引外资84亿林吉特,居全国第一。2014年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投资分别为490万林吉特和2.4亿林吉特。

对外贸易方面,2014年沙捞越州进田401.7亿林吉特,较上一年增长3.2%,出口1166.7亿林吉特,较上一年增长7.6%,顺差765亿林吉特。液化天然气、原油、棕榈油是该地区主要的出口品。2014年该州向中国出口183亿林吉特(向中国大陆、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分别出口79.1亿、5.2亿、98.7亿林吉特);进口42.5亿林吉特(从中国大陆、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分别进口39亿、0.3亿、3.2亿林吉特)。

州政府的长期目标是在2020前将其发展成为工农业并重,经济发达的州。未来沙捞越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人口少、市场小,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林吉特的汇率走势。

十二、侨情

沙捞越州华人近60万,占总人口的24%(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2014年数据),是人口第三多的非土著族群。19世纪,华人开始大量移民至沙捞越。第一批移民主要为客家人,在沙捞越的石隆门和英吉利里地区从事务农和开矿活动。这批移民最早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坤甸、假狮和三田洋从事开矿活动。第二批移民由海路抵达,大部分在古晋省登陆,这些移民多数是潮州和福建人,主要从事将本地土产出口至新加坡的贸易活动。第三批移民是在1900年应拉者查尔士·布鲁克的邀请前来。由于需要众多劳工协助开发资源,拉者转向中国沿海省份寻求更多劳工。沙捞越最主要的华语方言是客家话,其次是粤语和福建话(闽南话)。

沙捞越州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社团为沙捞越华人社团联合总会(简称沙捞越华总),是沙捞越州诗巫、古晋三马拉汉、泗里街、斯里阿曼、美里、民都鲁、加帛及林梦8省华人社团总会的联合社团,拥有包括地域、文教、宗教、慈善体育及联谊等在内的公会社团约5OO个,会员总数超过30万。

十三、教育

沙捞越州目前有13所公办大学,20所民办大学。其中比较著名的为沙捞越大学(University Malaysia Sarawak)、旋滨科技大学沙捞越分校(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rawak Campus)、科廷大学沙捞越分校(Curtin University Sarawak Malaysia)。沙捞越州有以英语为媒介语的中小学校,有以马来文为媒介语的国民型中小学校,也有以华语为媒介语的独立华文中学和华文小学。华文教育在沙捞越州比较发达,全州有14所华文独立中学,还有为数众多的华文小学(约224所)。华语在华人中比较流行,多数人会说普通话。

十四、新闻媒体

沙捞越州的新闻媒体主要是电视、广播和报纸。当地民众主要通过马来西亚Astro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的卫星电视接入服务收看电视节目。成立于1954年的沙捞越广播电台(RTM Sarawak)播出的广播节目在当地深受欢迎,针对沙捞越多元民族的特点,该电台设有英文、马来文、达雅(伊班)文和华文等语种频道。该州有4家主要华文报纸和2家英文报纸,华来报纸有《国际时报》、《星州日报》、《联合日报》、《诗华日报》,英文报纸有《婆罗洲邮报》(The Borneo Post)、《新沙捞越论坛报》(New Sarawak Tribune)。